我市启动抗旱II级应急响应
常德晚报讯 7月以来,我市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各地旱情蔓延,程度加深。7月31日召开的全市抗旱工作会议决定,从当日18时起,启动抗旱II级应急响应。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昨日,7月份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33%;各区县(市)无雨天数达24mdash;25天,特别是7月7日以来,沅水流域部分地方基本无雨;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日数达19mdash;23天,日极端最高气温与连续高温日数接近历史极值;全市212个乡镇中有111个乡镇受旱,占了一半以上,15条小溪流断流,2.54万口堰塘干枯;受旱面积160万亩,全市发生饮水困难人数5.67万人、大牲畜2万头。其中,桃源受旱最为严重,主要分布在牛车河乡、沙坪镇、钟家铺乡等山丘区乡镇,受旱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3%。昨日,市气象部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监测结果表明,全市均达轻旱。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8月上旬我市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大部分地区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和受旱程度将呈快速发展趋势,石灰岩地貌区局部地方可能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为此,会议强调,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调度,准确掌握各方面的用水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作物的抗旱生产培管和救灾补损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群众改种、补种,减少损失;财政部门要加强物资保障,对用水有困难的群众免费送水,对农民自发组织抗旱的机械免费供油,对重灾区农民群众改种、补种免费提供种子;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雨情、水情和土壤墒情监测,为防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时捕捉有利天气实施人工增雨;农机部门要落实抗旱机具资金补贴,组织技术队伍开展安装调试和维修服务;民政部门要积极呼吁,抓好勘灾核灾资金争取等工作;保险部门要深入灾区,全面、及时、就高不就低地进行赔付,最大限度减少农民群众的损失;电力、石油部门要搞好调度和准备,保证抗旱所需的电力、油料供应,确保抗旱救灾顺利进行;在落实抗旱II级应急响应的各项措施的同时,要注意防火、避暑、农村稳定等问题。
目前,全市有25.75万干群奋战在抗旱第一线,投入抗旱资金3800万元,投入各类抗旱机械设备3.08万台套,出动机动车送水1000多台次,抗旱浇灌面积80多万亩,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61万人、牲畜1.3万头。
土地出现了拳头大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