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27个国际减灾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确定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为“用生命呼吁:增强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从一系列灾害案例中,不断暴露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仍然较为薄弱,部分群众对身边潜在灾害风险缺乏正确认知,灾害发生后往往又缺乏基本的逃生避险技能和科学应对措施。
地震、火灾、洪水、泥石流……这些看似遥远的灾害,假如有一天真的发生了,掌握正确的防灾自救技能可以在关键时候救你一命。
地震逃生自救知识
1、地震发生后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为了人身安全首先要躲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家具旁边或底下躲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门柱、墙壁、玻璃窗、广告牌等危险之处。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据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避免混乱的发生。
7、汽车避开十字路口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
8、若有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等危险情况发生,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及时把握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
火灾逃生自救知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办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窗缝,并泼水降温。
8、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被褥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危险。
防泥石流、山洪的知识
山洪暴发时,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千万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当住宅即将被淹时,在抢救程序上必须保证先人员后财产的原则。若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泥石流不同于滑坡、山崩和地震,它是流动的,冲击和搬运能力很大,所以,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沿途切除一切障碍,泥石流所到之处,大树极有可能被连根拔起,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