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水系发达,每年发生的溺水事件也让人揪心。转眼夏天到了,又会有很多人去沅江游泳。不过,今年夏天沅江边上多了一群穿着蓝衣蓝裤、守护市民水上安全的志愿者——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的成员。
成立于今年5月的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共有17名成员。他们来自全市各行各业,主要是冬泳爱好者和医务人员。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求回报,只是为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旨在通过加强巡逻、及时救援、紧急处理,帮助和救助溺水者。近日,记者走近了这群热心公益的人。
游了大半辈子泳,现在想出一份力
“如果你打我的电话没人接,那我一定在河里游泳!”昨日,老朱这样回答记者。朱政才,54岁,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
朱政才说自己在沅江边长大,孩提时就穿着短裤在河里玩耍,这几十年来目睹了太多溺水惨剧。一幕幕都让他十分痛心,于是想利用自己的游泳技能去帮助别人。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担任武陵区冬泳协会副会长的朱政才提出成立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这个想法后,得到了很多游泳爱好者的支持。今年,朱政才向市红十字会提出了申请,市红十字水上救援服务队就此诞生。
“很多人以为救援志愿服务队就是在水上救人,其实我们的职责远不止这些!”朱政才说,救援服务队还要承担起普及防溺水知识的社会义务,未来还会涉及水下打捞,“现在常德水下打捞尸体都是收费的,而且民间打捞价格很高,这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差的溺水者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今后我们服务队将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一些贫困溺水者家庭免费打捞。”
是男人就要有责任心,说到要做到
徐威,30岁,一个精气神十足的小伙子,皮肤黝黑、热爱运动。攀岩、长跑、铁人三项都是徐威的强项,去年他在长沙参加铁人三项比赛还拿了第二名,当然他最喜欢的运动还是游泳,曾经创造了冬天18分钟横渡沅江两次的傲人成绩,而一般人在武陵大桥跑一个来回都要30分钟。
在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中,徐威不仅是颜值担当,更是技术担当。身为副队长的他承担了全队技术培训的重任。他拿到的各类证件也很多,不仅有省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师的证件,还有国家人社部颁发的救生员证件。未来,徐威还准备去大连或者海口考潜水员证,有了潜水员证就具备了水下救援的能力。
今年,珠海的亲友要徐威去做一个工程,面对赚钱的机会他放弃了。徐威选择留下来,不仅是因为喜欢游泳,更重要的是想让刚成立的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尽快步入正轨。“我曾经说过要让服务队壮大,男人说到就要做到!”目前,他计划在游泳场馆找一份救生员的工作,同时接一些游泳的私教课程。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我们的队伍!”徐威说,并不要求加入者有多强的游泳技能,“因为还有很多宣传工作需要开展。”
全家参与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严刚,40岁,湖南双狮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他不仅自己加入了“组织”,还把在医院上班的护士老婆也拉了进来,“我儿子在市十一中读初三,等他18岁了,把他也拉进来!”
加入服务队后,严刚会主动跟着老婆学急救知识,“正确的做法是按30次再人工呼吸两次。”严刚心肺复苏的动作如今已经越来越规范,也经常得到妻子的夸奖。“自从加入了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我们全家的共同话题多了,感情也越来越融洽!”严刚乐呵呵地说道。
严刚妻子在医院妇产科上班,平时十分忙碌,回到家也难得休息,不过她很喜欢水上救援服务这份“事业”。最近的一次公益宣传活动中,服务队需要排一场公益演出,妻子回到家就拉着严刚练习《感恩的心》。严刚说,妻子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她的精心“教导”下,最后演出非常成功,也借机向社会公众宣传了防溺水知识。
“我觉得全家参与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不会说什么高大上的话,全家人一起做正能量的事真的比把时间消磨在电视、麻将桌上好很多!”严刚说。
核心成员副队长徐威(左一)、队长朱政才(中)、队员严刚(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