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网站公布了500名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护士长赵新建、桃源县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印建军光荣入选。据悉,入选的会员在开展应急救援、人道救助、救护培训,参与、推动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等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39岁的赵新建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2010年,湖南省成为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省份之一,赵新建主动请缨开始从事器官捐献相关工作,2013年正式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在市卫健委、市红十字会、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下,11年来,她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其他协调员一起奔走在各家医院的ICU病房,成功协助家属完成器官捐献197例、角膜捐献34例,使500多名器官衰竭的患者重获新生,使至少34位眼部疾患的病人重获光明。特别是2020年初,恰逢疫情肆虐,器官捐献协调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赵新建和她的团队排除困难,科学防控,日以继夜奔赴各个医院,挑起了常德地区器官捐献协调的重担,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到2021年12月共完成器官捐献90例,完成角膜捐献25例,救治病人数创历史新高。2017年,赵新建本人更是郑重的签下自己名字,身体力行地成为光荣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37岁的印建军同样是一名医疗战线上的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他同样充分利用业务所长,积极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类活动,把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与医务工作相结合,尤其是为弘扬推广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深受好评。在桃源县红十字会、桃源县人民医院等单位的支持下,2020年6月17日,印建军带领桃源县人民医院“第一目击者行动”现场救护团队在县城文体中心地摊市场设立了全县第一个现场救护流动公益培训点,并担任现场讲解和操作示范员,免费为现场群众传授心肺复苏、溺水救治等急救技能,这种新颖的方式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从此,在每周周二、周五下班后的时间,有的市民总是会看见,印建军和县人民医院的“第一目击者行动”现场救护团队不是在广场就是在公园,几乎每场活动都是人头攒动。除此之外,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等特殊日子里,印建军还会带领团队深入小区、学校、警营等地现场教学。